Citation: | WANG Youchang.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design on ancient accumulation landslide in mountainous highway[J]. Forestry Construction, 2023, 41(5): 40-48. |
[1] |
王恭先,马惠民,王红兵.大型复杂滑坡和高边坡变形破坏防治理论与实践[M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,2016.
|
[2] |
殷跃平,胡时友,石胜伟,等.滑坡防治技术指南[M].北京:地质出版社,2018.
|
[3] |
成永刚.公路工程斜坡病害防治理论与实践[M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,2020.
|
[4] |
王自高.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[D].成都:成都理工大学,2015.
|
[5] |
赵占群.长条状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和设计推力分析[D].北京: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,2015.
|
[6] |
张健,胡瑞林,李志清.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所受推力计算及分布特征研究[J].岩土工程学报,2012,34(11):2005-2010.
|
[7] |
王丰,刘天翔,雷航.山区高速公路深厚古滑坡堆积体复活特征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[J].中外公路,2021,41(4):15-20.
|
[8] |
冯玉涛.山区高速公路省界站场大型堆积体滑坡综合处治关键技术研究[J].灾害学,2018,33(S1):100-104,109.
|
[9] |
刘运泽,洪勇,李柏霄.隧道洞口古滑坡堆积体边坡综合加固治理技术研究[J].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0,52(3):351-358.
|
[10] |
郭鹏辉,李良勇.堆积体滑坡典型特征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——以贵州习水县某堆积体滑坡为例[J].公路交通技术,2022,38(1):7-14.
|
[11] |
王丽君,郑志龙,钟俊辉.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[J].岩土工程技术,2019,33(6):318-322.
|
[12] |
姚贺冬,石崇,徐卫亚,等.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滑坡复活条件分析[J].河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5,43(1):28-33.
|
[13] |
赵永辉,涂国祥,董劲,等.基于FLAC3D的澜沧江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[J].路基工程,2016(1):182-185,196.
|
[14] |
刘兴宁,石崇,李德杰,等.争岗滑坡堆积体滑坡灾害数值模拟预测分析[J].科学技术与工程,2015,15(1):1-7.
|
[15] |
吴兵,梁瑶,唐晓波,等.锚索与抗滑桩组合加固折线型滑面高边坡受力计算及优化设计[J].公路交通科技,2021,38(3):40-48.
|
[16] |
王浩,王晓东,泮俊.超高路堑边坡治理工程案例研究Ⅱ:治理对策及其过程控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17,36(5):1152-1161.
|
[17] |
张新燕.三峡库区超深抗滑桩随机力学特征研究[D].兰州:兰州交通大学,2015.
|
[18] |
王成汤,王浩,张玉丰,等.锚索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受力特性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[J].岩土力学,2020,41(10):3343-3354.
|